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作用,被譽為汽車的"血液"。及時更換機油常常被大家忽視,而且有些新手卡友也會產生很多疑問:機油標號和粘度是什么意思?機油品牌有什么區別?
按時更換機油
機油在發動機內經過高溫運行,其物理和化學性能會改變,加之外界雜質的滲入及氧化反應,機油逐漸失去潤滑性能,加大機械部件磨損速度,必須要及時更換。
新的機油可以降低發動機零件磨損,延長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在發動機工作時還可以起到輔助冷卻的作用,讓發動機始終保持好的工作狀態。其實貨車機油多久換一次跟機油的品質密切相關,如果一款換油周期三萬公里的機油,強行延長到四萬公里更換,雖然短期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是長此以往,磨損必定會加劇,對發動機的傷害也會更大,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所那么,到底出現什么情況時,說明車輛也該更換機油了呢?
有經驗的卡友一般是通過機油的粘度、行駛里程和時間來判別是否需要更換,對于經驗不足新手卡友來說,小編教你四招,讓你瞬間成為懂機油的老司機:
機油試紙
通過機油尺中取出少量機油滴在機油試紙上,然后靜止放置一個晚上,等待上面的機油在試紙上完全擴散。如果擴散的機油油環、沉淀環、擴散環之間的邊緣越硬,則機油性能衰減就越厲害。機油試紙購買的途徑很方便,同時價格也不高,小編建議各位卡友人手一份以備隨時檢查機油狀態。
聞味
抽機油尺湊近鼻聞聞,若極強酸臭味說明機油已經變質,應該更換。
手感判斷
用手指研磨進行判斷,如感到有顆粒雜質,黏性差,甚至發澀,應該更換。
油壓過低或者過高
機油存儲量過少,造成潤滑系統無油或者少油。機油臟或粘稠導致機油泵不能將機油有效吸入、泵出等都會引起油壓過低;機油粘度過大、機油變質結膠導致機油流動性減小、濾芯或者油道堵塞等都會引起油壓升高。此時一定要及時更換機油。
按照保養手冊說明進行更換
保養手冊是給經驗不足的新手卡友.好的“車輛使用秘籍”了,官方保養手冊中對使用多久/多少公里更換機油,加什么類型/標號的機油等注意事項都有清晰地說明。而且,現在很多款發動機都是長換油機型,所以小編建議按照發動機使用說明書要求加原廠機油。
機油使用的誤區
選擇合適的機油,對保障卡車的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卡友卻對機油的認識存在著以下誤區:
機油越黏稠越好
如果機油的粘度過大,單位時間內機油的流量小,則零部件冷卻效果會差很多。相應的,零部件冷卻不好其使用壽命就會打折扣。另外,機油粘度過大燃油經濟性也肯定不好。所以選擇合適的粘度才是對發動機的保護。
合成機油一定比礦物油更好
理論上說合成機油確實比礦物油好,這是鐵定的事實!但是機油的選擇往往不是選擇好的,而是選擇更合適的。有些車并不適合用合成油,合成機油的粘度太稀,密封性不是很好,對于一些年限較長的車型,由于發動機磨損,加上一些積碳,內部零件會出現一些小縫隙,容易造成不給力和燒機油現象,然而礦物油一般粘度高,機油密封性好,會有效燒機油的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車明明不燒機油,換了合成機油反而燒機油了的原因。
別人不常換機油不也照樣開
按時換機油不是要求我們的車子“還能用”,而是要我們的車子一直“好用”。比如有些車型要求兩年或一萬五至兩萬公里更換機油,但是開到兩年零一個月或者兩萬一千公里去更換機油短時間影響并不大,但是長時間這樣超時或超里程更換機油,或多或少都會對發動機系統造成損害。
不同品牌機油能混用
不可以,每個品牌的機油添加劑都是不一樣的,混用可能會造成化學成份之間的變質,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不推薦不同品牌的機油混用。如果在應急條件下(野外、高速上)出現機油不足,可以適當添加其他品牌同標號機油,等到條件允許之后要及時更換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