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在“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宣傳工作持續獲得成效。2020年12月,為了進一步加強低碳生活的科學知識普及,切實提升全民應對氣候變化意識,江蘇省又適時編印了《青少年低碳生活手冊》。
?
?
據悉,這本手冊將為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等單位發起的首屆“低碳生活、綠色發展”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專業知識指導。
?
?
全冊包括8課內容:
手冊中列舉了一些常見的生活行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手冊中提到了養成4個低碳習慣——低碳衣著習慣、低碳飲食習慣、低碳居住習慣、低碳出行習慣,且都用數據力證這些行為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
?
如,棉、麻、絲綢以及竹原纖維等天然材料衣物制造消耗的能源不到化學合成纖維材料的15%;如果每年有2500萬人少買1件不必要的衣服,二氧化碳減排量大約為16萬噸;減少使用1KG包裝紙,可能減排3.5KG二氧化碳;每使用一雙一次性筷子,將產生22.8g碳排放量;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可起到20%的節點效果;如果3億臺電腦能將屏幕調成中等亮度,在保護視力的同時能省電約50億度;每年電梯消耗電量達300億度......
?
?
在生活中,也可以巧手“變廢為寶”。
?
?
如將廢棄牛仔褲改為抱枕套、牛仔包;利用廢舊衣物作桌墊、花盆保溫套;喝過的茶葉曬干做枕芯;喝完的飲料瓶養魚養花;某些造型獨特的酒瓶適合當花瓶;廢舊報紙用來墊衣柜防潮等等。
?
?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從娃娃抓起”;生態環境保護新時尚風潮,從青少年開始。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